登录  | 加入社区

黑狼游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新浪微博登陆

只需一步, 快速开始

查看: 93|回复: 0

畅音阁里见众生:沉溺多么容易,清醒十分难得

[复制链接]

359

主题

359

帖子

0

现金

黑狼菜鸟

Rank: 1

积分
32
发表于 2019-5-6 12:13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香港

U5uZZN1q5M1pzF1o.jpg
■畅音阁剖面图 ( 故宫供图 )

■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文 / 图

在故宫东边的东边 , 有一座戏台。那日独自前往。

其时下着微雨 , 过宁寿门 , 穿皇极殿。那里有大名鼎鼎的珍宝馆 , 人太多 , 没进去。未有怅然 , 本不为它而来。

继续向北 , 养性殿已行人寥寥 , 忽见 , 一座崇台三层蓝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式建筑 , 倏喇喇耸地拥面而来。一座院落 , 中庭乌鸦但闻其声、不见其影 ," 呱呱 " 的叫声泠泠然 , 一遍遍 , 刷洗在刚放晴的暗蓝天色上。

这是畅音阁 , 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。

■畅音阁的寿台

清乾隆三十七年 ( 1772 年 ) , 畅音阁始建。乾隆是一个喜欢唱戏的人 , 据说他嗓音很低 , 所以不擅昆弋宫调。他自创了一种调 , 这 " 御制腔 " 半白半唱 , 也许只有和他亲密的侍从 , 才能时常听见。他喜欢流连漱芳斋 , 那有一个风雅存木质小戏台。

而每逢大节 , 比如元旦、万寿 , 与众流连 , 就选在了畅音阁。

畅音阁是中国古戏台发展的高峰 , 即便在清宫众多戏台之中 , 也属拔得头筹之辈。最大特点之一 , 就是它具备三层戏台 , 高达 20 米 , 即所谓 " 三重崇楼 "。自上而下 , 分别名为福台、禄台、寿台。禄台和寿台之间 , 一个夹层称为 " 仙楼 ", 以彩虹形的木梯相连。虹梯经时间洗涮 , 从花红柳绿中 , 竟蜕变出一些莫兰迪色时尚。

寿台之上 , 有三口 " 天井 ", 地面则有五口 " 地井 ", 这些出口 , 使得戏剧中的天兵天将可以倏忽而至 , 地底灵界之魂也可升至阳间 , 碧落黄泉 , 翻覆可见。

地下室的内地面上 , 藏着一口真正的水井 , 这种设计 , 可以创造出声音共鸣的效果。这种独特的音响设备 , 遥想很妙 , 惜难以耳闻。

清宫中的戏台很多 , 但 " 三重崇楼 " 结构的 , 除了畅音阁 , 就仅有颐和园的德和园、圆明园的清音阁和避暑山庄的清音阁 , 后两者今已不复存在。

如今能见的这一座 , 走近抬头 , 主梁之上 , 彩绘和玺彩画 , 柱及梅花抱框刷绿色颜料 , 这样的颜色布局 , 仿佛从天之云锦 , 至地之树木均有呈现 , 与 " 天地人 " 遥相呼应。所以三重崇楼有另一种解释——

上层 " 灵台 ", 用以观天 ; 中层 " 时台 ", 以观四时 ; 下层 " 囿台 ", 则观芸芸众生。

■彩虹桥通向 " 仙楼 "

众生见众生 , 容易的是沉溺 , 难得的是清醒。

那时曾有盛况空前 , 比如清末慈禧太后六十岁生辰 , 在此连续上演了数十天的大戏。

完整的剧场形式 , 由观众席、戏楼和后台 ( 扮戏楼 ) 三者结合而成。所以 , 呼应着畅音阁 , 观众们在对面的 " 阅是楼 " 看戏。阅是楼 , 坐北面南 , 也建于乾隆三十七年 , 嘉庆年间曾修缮 , 同治十三年 ( 1874 年 ) 为慈禧四十寿辰观戏 , 再做修整。

慈禧是好戏之人 , 她看戏的宝座 , 正对着畅音阁的寿台。不管她当时是目不转睛 , 还是偶然打个盹儿 , 这个地方 , 东之东边的这个小小的庭院 , 必定承载她很多的愉悦 , 并随和着那些皇帝、后妃和侍从的谨慎和附带欢喜。虽然 , 真正能沉溺其中的 , 可能只她一人。

翁同龢日记中有一条 , 记载了阅是楼听戏经过 :" 光绪二十三年万寿节 , 群臣行礼 , 退诣阅是楼 , 恭竢入座听戏处。慈驾至 , 跪迎。太后在阶上立 , 恭邸跪奏数语 , 率首领跪奏。臣于阶下偏东摘帽碰头。"

清代皇室对戏剧的喜爱 , 不是一天两天。

" 清初 , 宫中管理奏乐和演戏的机构 , 沿用明代的教坊司 ; 康熙朝设立南府 ; 乾隆七年设乐部 , 选派太监到南府学戏 , 叫做‘内学’ , 另招收民籍学生 , 叫做‘外学’ ; 道光七年 , 改南府为升平署 ; 后来咸丰逃往热河避暑山庄的时候 , 升平署的内外学 , 每日仍在如意洲演戏 , 直到咸丰临死前二日才止。"

■ " 观众席 " 阅是楼

戏究竟有什么好 ? 让人临死方休。

有的 , 比如一个人想见一个人 , 扬起马鞭挥舞一二 , 已往回奔走八千里。

这是布景和排场的抽象。

又比如 , 花好月圆和承平景象如此令人陶醉 , 难以突破我执的凡人如你我 , 若能有所控 , 怎能不令人一演再演、循环往复 ?

这是娱乐和消遣的具体。

在升平署的史料当中可以看到 , 宫中演戏 ," 以演明清以来外面流行的本戏和单出戏为多数。这类戏用不着三层大戏台 , 宫中戏台也是以漱芳斋、纯一斋、晴栏花韵、听郦馆等一层戏台使用率大。而三层大戏台则专为演出承应大戏 , 所谓法宫雅奏、九九大庆、万寿节前后演奏的神佛颂祝戏文时用。"

演出时 , 名伶云集 , 一等一的大腕儿 , 这是百年前 , 谭鑫培、杨小楼、陈德霖、王瑶卿 , 等等等等。

演出时 , 以昆曲《牡丹亭 · 寻梦》开场 , 在《铡美案》中飙至高潮 , 于《空城计》的歌声中把帷幕落下 , 这是百年后 , 故宫 " 大戏院 " 于 2017 年在畅音阁的再现荣光。

台上人明知是戏 , 却尽情歌哭。

台下人明知要走 , 却休戚与共。

戏之魅力如斯。

畅音 , 谁起的好名字。

(编辑 / 陈镟)





上一篇:特评:山东男篮没少走弯路,重建之路强调规矩很明智 ...
下一篇:“妈妈最美笑脸”征集中,您发送了吗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社区

本版积分规则

 

QQ|申请友链|小黑屋|手机版|Hlshell Inc. ( 豫ICP备16002110号-5 )

GMT+8, 2024-6-27 03:25 , Processed in 0.163262 second(s), 47 queries .

HLShell有权修改版权声明内容,如有任何爭議,HLShell將保留最終決定權!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